|
|
欢迎来到合肥闽联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网站,主营各种不锈钢加工制作、不锈钢装饰工程 | 网站地图 | 联系我们 |
|
19855100324
合肥闽联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
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东流路21号
928590665@qq.com
不锈钢折弯加工的工艺流程需结合材料特性、零件设计和设备条件,遵循“精准备料—合理折弯—质量管控”的核心逻辑。以下是详细流程及关键要点:
一、前期准备阶段
1. 图纸分析与工艺规划
图纸解读:
确认折弯零件的尺寸(如边长、角度、折弯半径)、公差要求(如角度±1°、边长±0.5mm)及表面质量标准(如禁止划伤、允许轻微压痕范围)。
识别复杂结构(如多弯角、锐角、不对称折弯),制定分步折弯顺序(如先内后外、先小后大)。
工艺设计:
计算最小折弯半径:不锈钢最小折弯半径通常为 板厚×1.5~2倍(如2mm板厚,半径≥3mm),避免开裂。
选择模具类型:根据折弯角度和板材厚度,选用对应V型槽宽度的下模(如板厚2mm,V型槽宽度一般为16~20mm)和上模(如圆形或尖刀型冲头)。
2. 材料准备与检验
材料选型:
常用材质:304(综合性能佳)、316L(耐腐蚀)、201(经济型但韧性较差)。
板材状态:优先选用退火态(软料),硬料需评估折弯风险(如301-H硬度高,需更大折弯半径)。
质量检验:
检查表面:剔除划痕、裂纹、氧化皮等缺陷板材。
测量厚度:确保公差在±0.1mm内,避免因厚度不均导致折弯变形。
3. 设备与模具调试
设备选型:
折弯机吨位计算:
吨位(吨)=板厚?(mm)×折弯长度(m)×系数(不锈钢系数取1.3~1.5)。
例:2mm厚、1m长板材,吨位≈2?×1×1.4=5.6吨,需选用10吨以上折弯机确保压力充足。
数控折弯机:适用于复杂零件,通过编程控制多步折弯路径。
模具安装与校准:
清洁模具表面,确保无油污、铁屑;安装后用直角尺校准上模与下模的垂直度(偏差≤0.2mm/m)。
调试模具间隙:间隙=板厚×1.0~1.1倍(如2mm板厚,间隙2.0~2.2mm),避免过压或回弹过大。
二、折弯加工阶段
1. 板材定位与装夹
划线标记:
在板材表面用铅笔或油笔标注折弯线,精度控制在±0.5mm内;复杂零件可使用样板或激光投影定位。
装夹固定:
短尺寸板材:直接用折弯机挡料块定位,确保折弯线与下模V型槽中心线对齐。
长尺寸或薄板材:加装辅助支撑块或真空吸盘,防止悬空端下垂(如图1)。
2. 试折弯与参数调整
首件试制:
用废料进行试折弯,检测角度、半径、表面质量是否符合要求。
测量回弹量:如目标角度90°,试折后若实测为93°,需调整模具角度为87°(预留3°回弹补偿)。
工艺优化:
多步折弯:先折小角度(如45°)再折至目标角度,减少单次应力集中。
拉弯工艺:对长件或圆弧件,施加轴向拉力(约材料屈服强度的20%),抑制回弹并减少内侧褶皱。
3. 批量折弯操作
标准化流程:
按既定顺序折弯(如先内角后外角),每折一次后用角度尺检测,偏差超过±1.5°时停机调整。
连续加工时,每10件抽检1件,重点检查尺寸一致性和表面质量。
润滑与防护:
在板材与模具接触处涂抹不锈钢专用润滑剂(如乳化液或蜡基润滑剂),或垫入0.1~0.2mm厚塑料膜,减少划伤。
三、后处理与质量控制
1. 折弯件检测
尺寸检验:
角度:用数显角度尺测量,公差±1°;
边长:用钢卷尺或卡尺测量,公差±0.5mm;
折弯半径:用半径规比对,偏差≤±10%。
表面检验:
目视检查划伤、压痕,深度≤0.05mm且不影响装配为合格;
裂纹:不允许存在,发现即报废。
2. 缺陷修复与处理
轻微回弹超差:用手工整形工具(如橡胶锤)轻敲折弯线外侧,微调角度。
表面压痕:用细砂纸(800以上)沿纹理方向打磨,或进行拉丝处理掩盖痕迹。
严重开裂:直接报废,分析原因(如材料选错、折弯半径过小)并调整工艺。
3. 后道工序衔接
去毛刺:对折弯边毛刺用砂纸或毛刺去除机处理,避免刮伤后续加工设备。
表面处理:如需焊接、抛光或电镀,需确保折弯件无油污、氧化皮(可先用酒精或清洗剂擦拭)。
四、关键注意事项
1. 安全操作:
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,避免板材边缘割伤或铁屑飞溅。
多人操作时需明确指挥信号,禁止在折弯过程中调整板材。
2. 模具保养:
每日加工后清洁模具,涂抹防锈油;每周检查磨损情况,V型槽磨损超过0.5mm需更换。
3. 环境控制:
加工车间温度保持15~30℃,避免低温导致材料脆性增加、折弯开裂。
通过以上流程,可系统化完成不锈钢折弯加工,确保零件精度与质量。实际生产中需结合设备自动化程度(如数控折弯机可自动补偿回弹)和零件复杂度,灵活调整工艺细节。